「金鱼满堂」官方出品《鱼把式》专著连载——
溯源甄考——祖系·源起
金鱼起源于中国,它的始祖是赤鳞的变异野生鲫鱼。
说起野生鲫鱼到金鱼的演变,必须要从鱼类开始。鱼类与人类关系一向密切,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捕食鱼类。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人工养鱼,并掌握了繁殖技术,这是鱼把式的始祖,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鱼把式。到了西周时期池塘养鱼就已经逐步推广。在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越国大夫范蠡就编撰了《养鱼经》,(见1)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专著。
在自然界中,由于我国面积广阔、河流众多、淡水鱼品种丰富,尤其背部银灰色的野生鲫鱼分布很广且数量众多。古人在与鲫鱼日渐频繁的接触过程中,曾偶然发现了野生鲫鱼体色变异为金黄色的现象,并作为奇闻异事记载于25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见2)
然而,即便是体色变异为金色的野生鲫鱼,其习性、外形也与当代金鱼相去甚远。
野生鲫鱼的适应性极强,无论水位深浅、水温高低都能生存,甚至在较高浓度盐湖水中也能自由徜徉。野生鲫鱼一般体长15~20厘米,双尾。体侧扁而高,呈纺锤形,适合快速游动以便捕食和逃脱天敌。野生鲫鱼的背部与腹部颜色有明显差异,天敌在它上方的时候看到的是鲫鱼背部银灰色,与水底淤泥颜色接近;而当天敌在其下方的时候,看到是鲫鱼腹部的灰白色,俗称“鱼肚白”,与天空的颜色接近。这种难于被天敌发现的体色,就是保护色。
野生鲫鱼
反观金鱼,金鱼有红、白、黑、蓝、紫、五花等多种颜色,虽然绚烂多彩但是基本失去了保护色功能。尾形一般为多尾,并且有长尾、宽尾、蝶尾、裙尾、凤尾等类型,虽然游姿优雅但是完全丧失了快速游动能力。并且,被人工选育的金鱼在头、眼、体型、鳞片、腮等等部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金鱼是完全的意义上的观赏鱼,已经丧失了野外存活能力,只能终生被豢养于人工环境中。
金鱼
可以说金鱼与野生鲫鱼的差别有如云泥之别。难道金鱼真的是野生鲫鱼的后代?
历史上,鲫鱼到金鱼经历了野生—放生—半家化—家化—人工选种—人工杂交等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发展过程。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野外—池塘—盆缸的巨变。
随着生活环境、喂养方式等变化,野生鲫鱼已经与当代金鱼外型上没有什么关联了,这是人工干预的结果。然而,这变化之大、历时之短让人瞠目结舌,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敢相信二者之间的祖系关系。
经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现:金鱼和鲫鱼的血清沉淀反应、染色体组型一致;金鱼和鲫鱼可以进行杂交,并且其后代都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金鱼和鲫鱼胚胎发育的形态和速度相同;金鱼区别于鲫鱼的体态、颜色等特征是在孵化两三个月后才出现的;金鱼和鲫鱼各器官结构基本相同。以上科学实验证明二者之间密切的亲缘关系,鲫鱼就是金鱼的始祖。
前文提到过,野生鲫鱼体色有偶然变异为金黄色的现象,这是个体基因突变所导致。自然状态下,鱼类通常以鳞片色彩变异来适应环境的改变。例如:生活在稻田里的鲤鱼体表常常由青灰色变异成橙黄色;生活在透明鱼缸内的观赏鱼体表颜色往往趋于清淡。这些变异为红色的野生鲫鱼分布极广,不但被发现于全国多个省域,而且生存地点也是包含江、河、湖、塘、溪等几乎所有淡水水域。
自发现赤鳞鱼之后,关于野生鲫鱼体色变异的记载散见于历朝史料中。最早文字记录可追溯到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曾记载:“晋恒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即此鱼也”,这段文字收录于《述异记》中。此后,南宋时期的陈耆卿在《嘉定赤城志》(见3)清代屠粹忠在《三才藻异》(见4)也分别有类似记载。这些史料证明,中国人很早之前就了解了野生鲫鱼和金鱼的关系。
“金鱼”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南北朝时期文学家任昉在《述异记》下卷中收录了一个金鱼神的故事:“关中有金鱼神,云周平二年,十旬不雨,遣祭天神,金鱼跃出而雨降”。(见5)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之后的千年时间内“金鱼”一词并未被广泛采用。直到明末清初,这一悦耳的称谓才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
在“金鱼”这个命名还没有正式规范之前,古人一般把这种彩色鲫鱼称为“金鲫鱼”或“金鲫”。这一称呼延续千年,至今还广泛流传于浙江嘉兴、杭州等地。
但此时的金鲫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金鱼,它依然是鲫鱼,只不过是颜色变异而已。那么它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当今种类丰富、颜色各异的金鱼的呢?
这就要从佛教开始谈起。西汉末年,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原,因其劝人向善、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所以被统治者接受并广泛传播。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戒“杀生”,并推崇“放生”,不但禁止信徒杀戮生灵,而且要将捕获的野生动物放归山林。
僧人放生
佛门弟子认为放生就是救命、就是慈悲,不但能消灾、祈福,还能积德、延寿,是很大的善举。于是很多寺庙兴建放生池,专门供信徒放生鱼类。我国最早的放生池在洛阳白马寺,距今约有2000年。
白马寺
是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印度僧人叶摩腾和竺法蓝来我国传教而兴建的。由于被捕获的金鲫非常罕见并具有神秘色彩,所以被奉为圣物并放生于放生池。池中除了金鲫外,还有其它鱼类、龟类,都是严格禁止捕捞的,并且有人专门投喂食物加以饲养照料。后来,信徒开始出资购买奇异鱼类专门进行放生活动,并举行祈福仪式,以此向佛表示虔诚。
此时,金鲫从自然环境逐渐进入人工兴建的池塘中生活,由于没有人类和其它天敌的伤害,生存环境大大改观,所以它们在放生池中繁衍生息,逐步地固化成一个特有品种。此时的金鲫具有了双重身份,其一:是放生池中的佛教圣物。其二:成为初步具有欣赏功能的观赏鱼。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金鱼最初是人类爱心的结晶、是宗教活动的产物。这一特质是其它观赏鱼类所不具备的。正因为人类的善心,相信积善因结善果、相信善恶轮回才有了当今美轮美奂的观赏金鱼,才有了博大精深的金鱼文化。所以,金鱼是上天赐予人类爱心的礼物。这也是我们饲养金鱼时源自内心的善念、观赏金鱼时发自内心喜爱的情感源泉。
唐代,随着政局日趋稳定、国力日渐昌盛,于是开始大量营造放生池,并大规模放生金鲫。
放生池碑
《事物原会》中记载:“唐肃宗乾天中命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是放生始于梁而放生池始于唐也”。(见6)这就是说,官方支持的放生活动是从南朝梁武帝时期开始,而大规模出现放生池是唐肃宗在位时期。当时,把金鲫集中放生在池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杭州和嘉兴。
所以说,由汉至唐这漫漫千年是金鲫鱼从野生到放生的主要时期。此时,金鱼行当还没有出现。
宋代,金鲫进入加速变异的时期。这时的经济发达、物质充裕,宫廷、官宦、豪门、僧侣等阶层开始以饲喂观赏金鲫为消遣,当时主要是开挖水塘、兴建鱼池。那时的皇宫以及豪门府邸中一般都兴建有楼台亭榭,大都是依水而建,盛夏时节水中荷花盛开、金鲫群游,美不胜收。权贵阶层利用特权从寺庙中搜罗特色金鲫,变为私人玩宠,并互相攀比、炫耀成风。这又反过来刺激僧侣饲喂金鲫的热情,想尽办法找寻变异的野生金鲫。权贵阶层和寺庙僧侣争相搜寻颜色罕见的金鲫豢养,俨然成了名流雅士们的时尚活动。为了能更好的管护照料这些珍稀金鲫,饲养方法就必须讲究,于是就招募了一批专门负责饲养金鲫的技人。这些人就是金鱼把式的雏形。
在民间,金鲫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一部分被放养在寺庙放生池中用于宗教活动。例如:在北宋开宝年间,吴越国第三任秀州(嘉兴)刺史丁延赞在嘉兴城外月波楼下南普济院(现在的南湖)中,发现了金色鲫鱼,于是将其命名为“金鱼池”,后又改为放生池,池后的普济院也更名为“金鱼寺”。诗人梅尧臣在《金鱼池诗》中写道:“谁得陶朱术,修治一水宽。皇恩浃鱼鳖,不复敢垂竿”(《嘉兴府志》1800年刻本)。(见7)这说明,当时鱼池中的金鲫是处于人工喂养状态,并且受到法令的保护,过上了不受天敌侵扰的平静生活。此处自宋至清初一直是嘉兴人观赏金鱼之地,据考证,其位于当今育子弄花鸟市场一带。同一时期,杭州六和塔下的开化寺金鱼池也是著名的放生池,引得苏舜钦、苏东坡、蒋之奇等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探奇,并留下了很多诗词佳作。
六和塔开化寺
另一部分金鲫则被集中饲养用以观赏。杭州南屏山兴教寺内也建有金鱼池,但是这里不是放生池,而是专门喂养观赏金鲫的鱼池。每当茶余饭后,出家人闲暇无事纷纷倚靠栏杆投喂饼饵,开心的看鱼儿争食。当时,这座金鱼池很出名,文人墨客纷纷来此游览并留下诗句。苏东坡也赋诗《访南屏臻师》一首:“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还従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见8)这首诗使南屏山的金鲫名气大增,慕名而来的人更加络绎不绝。而兴教寺臻师和尚更被后世奉为中国养金鱼第一人,也是金鱼行当的开山鼻祖。
所以,在中国金鱼发展史上,嘉兴和杭州是公认的发源地。
总的来看,唐至北宋这二三百年,是金鲫鱼从放生到半家化时期。这时金鲫生存特点是以池塘为生活环境,受到人为保护,甚至有人投饵取乐,身体颜色基本固化并能遗传。但此时的金鲫还仅仅是颜色变异,其它方面与普通鲫鱼并无差别,生活习性也未改变。而且,水池中都是鱼、龟混养,金鲫仍然处于半自然环境中,所以这一时期的金鲫是半家化状态。但是,这时的金鲫真正具备了观赏鱼的价值,为将来金鱼的家化做好了准备。
金鱼乌龟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