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二)南姚
州是中国金鱼的发源地之,也是南派金鱼的领潮者。杭州的会当不但历史悠悠久,还涌现了- -批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鱼把式,是其中的代表。
杭州家家世代养鱼已经超过一 个世纪。 专人姚兴发老个养的大家庭最有成就 门当带来了无限荣耀。
于是家族赖以生存的手艺,所以不论男女老幼都会饲养金鱼。姚老的母亲大民国年间就培育出了透明金鱼,起名叫坡璃金鱼。这种金鱼通体透明,能吉接看到内脏和血液,而且与其他鱼种杂交就会继承对方的花色基因,所以检用来做培育新品种的中间环节。近年有消息称日本科学家培育出了透明合鱼,并当作研发成果大肆宣传的时候,姚老闻听只是谈然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杭州园林部]找到姚老,请他出山恢复传统金鱼。因为这时的杭州历经战乱,金鱼品种散失空, 就连西湖的花港观鱼景点都无鱼可看。姚老二话不说,带上全家就到动物园金鱼场上班了。这一去就干到了七十年代退休。当时的杭州动物园非常重视金鱼把式,所以姚老刘进园就是六级工,每月能收人六十多块钱。而当时整个金鱼园只有两个六级工,工程师的工资只有十几块钱。没了后顾之忧,姚老养起金鱼来更是全身心投人。
当时的杭州动物园有规定,金鱼场每年必须做出10个新品种才算完成任务。于是鱼把式就与工程师通力配合、制定目标培育新品。后来,为了满足群众需求,就用意见薄的形式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很多新品种就是仕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群众参观完金鱼场展出的金鱼后,有人留言说:这些金鱼太小了,想看个头大一些品种。于是,姚老就把金鱼养到了一斤多。还有八提建议:狮子头好看,要是狮子能滚绣球就更好了!姚老就找来一条下颌有一对儿水泡的金鱼, 利用改变遗传基因的方法去掉一只水泡,并移到中间来,经过几代繁殖后,成为新品种。这种鱼在游动的时候,水泡被并移到中吞进吐出,就像是狮子在玩绣球,让人惊叹。更有人开玩笑说:要看三只眼的金鱼。姚老动心了,准备着手试验,可惜文革来了。
姚老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就是朱顶紫罗袍。他与高级工程师毅远先生合作用紫鱼和红高头交配,繁殖出的鱼全身浓紫色,只有头茸是艳红色,最初起名叫:紫色红头。这种鱼基因不稳定,紫色很容易褪成红色。只有一尾雄于经久不褪,而且在生长到两年之后,嘴巴、眼睛、鼻膜都长出黑色轮廓,看上去有眉毛、有眼睛、有嘴巴,像是小娃娃的面孔。这条金鱼活了12年,长到比茶杯口还大,是姚老最怀念的一条鱼。 后来,傅毅远先生又选育了二三十条幼鱼,培养出几条基因稳定的成鱼,逐渐形成新品种,最终命名为朱顶紫罗袍。
文革结束后,姚老等鱼把式声名鹊起,也使得杭州动物园金鱼场在全国金鱼行当中地位凸显。全国各地纷纷派人前来学习、引种,姚老的精品金鱼传遍各地,教出的学生也遍布大江南北。
姚老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在临终之前,汇集毕生经验的手稿《金鱼的经营性饲养(杭州姚家祖传)》终于完成,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杭州金鱼虽然在近年走人低谷,但是深厚的金鱼文化根基还在。随着国粹的复苏,南派金鱼在杭州的振兴已指日可待。
(三)周瘦鹃
自古以来,民间玩儿鱼高手就不断涌现,培育出过很多名贵品种,是推动金鱼演进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周瘦鹃先生就是这些金鱼大玩家中的传奇人物。之所以说这个人传奇,是因为他才华横溢且极具个性,却也饱受争议又命运多舛。
周瘦鹃原名周祖福,字国贤,苏州人氏。他首先是一位都市通俗小说作家,文笔极好,成为20世纪20年代“鸳鸯蝴蝶派”早期代表人物之并长期担任《申报》主编。其次,他还是位文学翻译家,曾编译出版全国最早的中文译本《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再有,他还是一位极富审美观念的园艺家,爱花成癖且视角独特,不论盆景绿植,经他摆布设置, 都成给世佳品。他在苏州自己的庭园里栽花培草、种植盆景,开辟了著名的“紫丛小筑”,人称周家花园。另外,他在诗词、书法等艺术领域也颇有建树。
周先生还痴迷金鱼,终日盘桓流连于缸畔池侧,可说是废寝忘餐、乐此不疲。他甚至将自己的爱莲堂称为” 养鱼种竹之庐”, 并制成匾额悬挂在前檐下。又专]辟出房屋,题名为“鱼乐国”。屋内摆放二十四口大缸饲限名色金鱼,四壁张挂名家的金鱼画作,缸内、画中的金鱼相映成趣,人游其间顿觉鳞光飞动,大有亦真亦幻之感。周先生曾四处觅求各式珍奇的鱼缸、精致的器皿,据说曾重金购人一口捷克产的玻璃鱼缸。缸体呈四方形,下面有镂花铜盘。两旁有瓜棱形的金黄色玻璃管,管中通电还可发光。柱顶各立有一个金身裸体女子,张开双臂,相对作跳水之状。夜晚欣赏,一派神奇幽幻的景象。缸内蓄养了两尾五色的珍珠鱼,像是游动在水晶龙官一般, 妙不可言。
周先生文学功底深厚,他别出心裁地用词牌、曲牌等名称分别给各品种金鱼赐以嘉名,例如朝天龙叫“喜朝天”、 水泡眼叫“眼儿媚”、翻鳃叫“珠帘卷”、堆肉叫“玲珑玉”、珍珠鱼叫“一斛珠”、银蛋叫“瑶台月”、红圳“水龙吟”、紫龙叫“紫玉萧、乌龙叫“乌夜啼”、红蛋叫“小桃红”、絨球叫“抛球乐”、红头叫“萼红”、燕尾叫“燕归梁”、五色绒球叫“五彩同心结”题名如此贴切和谐、恰到好处,給金鱼平添门几分诗意和风韵。拍案叫绝之余,我们不得不叹服周先生的博学巧智、匠心独具。
周先生还在自家园子里修建成两个图案式的露天水泥池,蓄养了二十多个品种的名贵金鱼,总数高达五百尾之多。1937 年,日寇侵华,苏州沦陷。他在皖南避难的三个月时间里,念念不忘花园里的金鱼:“吟诗喜押六鱼韵,鱼鲁常讹雁足书。苦念家园花木好,愧无-语到金鱼。铁鞋踏破纷华梦,车驾仓皇出古吴;未识城门失火后,可曾殃及到池鱼?”这诗作不仅表达思念之情,也寄托忧虑之心。
第二年周先生从安徽返归紫兰小筑,映人眼帘的是一幅悲惨景象,满园荒芜、花木凋零,最令他痛心的是五百尾鲜活艳丽的金鱼竟成了日寇的盘中美餐!他望着空空如也的鱼池悲恸难已,作诗痛悼:“书剑飘零付劫灰, 池鱼映及亦堪哀!他年稗史传奇节,五百文鳞殉国来。”在那战火纷 的年代,国破家亡,连金鱼也不能幸免,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应该看到,周先生写的是金鱼的遭遇,而诉说的却是中华民族的苦难!
下一篇::鱼脉相承——轶事掌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