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食性广泛,容易饲养,但是要想养出体型周正、色彩艳丽、特征明显、游姿飘逸的完美金鱼,就必须要讲究饵料。自宋代金鱼家化后,鱼把式逐渐摸索出“鱼虫”这一性状适口、营养充足的动物性饵料,并且沿用至今。
鱼虫一般在天然水域的污水中大量繁殖,雨后尤其旺发。南方常年滋生,北方通常在春季到秋末期间生长。鱼虫有“入夜上升,日出而潜”的习性,所以鱼把式都是赶在黎明前去水边打捞,这是非常辛苦的一件差事。刘先生在年轻的时候就每天清晨蹬着他那辆崭新的自行车,跑遍北京城到处去捞鱼虫。后来上了年纪跑不动了,就让儿子骑车去捞。有一次,北京城里到处找不到鱼虫,愣是骑车找到通州去了。后来为了捞鱼虫方便,干脆买了两辆摩托。
捞鱼虫通常使用自制的鱼虫网,俗称“扯子”,网圈选用粗铁丝完成45厘米直径的圆环,上罩一层网眼稍大的网布以阻挡水中垃圾,再用网眼细密的豆包布做成喇叭口形状的网袋,并固定在圆环上,最终把圆环固定在一根长约3~5米的竹竿上。使用这一特殊工具把鱼虫捕捞上来之后,必须经过多次清水冲洗才能喂鱼,以免敌害生物和致病细菌带人水中,危害金鱼健康。
鱼虫的投喂量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和鱼把式经验而有所差别的。大体方法是:喂当年鱼,每尾每天喂与它头部大小等量的一团湿鱼虫;喂二龄鱼,改为鱼头1/2大小等量饵料;喂三龄鱼,只喂1/3大小等量饵料。这只是普遍经验,还需要根据天气变化、水质水温、食欲状况等各方面因素适当增减。一般来说,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氧气充足、鱼体健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多喂;而当阴雨、闷热、缺氧、食欲不振的时候酌情少喂;水质肥或水温低时少喂;水质清或水温适当时多喂;浮过头的和患病的鱼少喂或不喂;品种珍贵、娇嫩的鱼也可以适当少喂。
对于金鱼的饥饱和消化情况,鱼把式通常是根据鱼粪来加以判断。如果鱼粪粗壮、颜色较深就表明金鱼摄食适度、吸收良好;如果鱼粪细瘦、颜色浅淡、夹杂气泡则表明鱼食过饱或者肠道已经出现问题,就不能继续投饵。
通过投喂鱼虫饵料,金鱼易吸收,易发头,成长迅速,具有其它饵料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鱼虫、老绿水、胡萝卜素是古法养鱼的三宝,有了这三宝才能饲喂出形、色兼备的精品金鱼。但是有了这三宝也不是万事大吉,喂养经验也是一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问,即便是富有经验的鱼把式喂养出的金鱼也千差万别。例如刘先生饲喂的鹅头红,体型方正、鳞片细腻,尤其顶茸发育周正,饱满紧致、色彩浓艳,是其他鱼把式望尘莫及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