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上期的推文里,小满带大家欣赏了日本摄影师高清镜头下的金鱼,发现金鱼尾巴真是美到让人震撼。
这次小满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和金鱼有关的艺术,保证让你叹为观止,先放张图片吊吊胃口!
图片来自微博@姚秋英刺绣工作室
既不是摄影作品,也不是绘画作品,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技艺,了解苏绣的人应该知道,金鱼和小猫一直是苏绣的主要创作题材和文化符号。(小猫和金鱼,还真是一对欢喜小冤家)
苏绣 · 金鱼
苏绣,需要眼、手和心的完美配合,在一针一线的穿梭中创造艺术,甚至将一根极细的丝线分成六十四份,用比头发丝儿还要细的丝线创作出活灵活现的金鱼,将金鱼尾巴薄如蝉翼的透明感表现出来。
苏绣 ·金鱼的扬名路
1960年,苏绣艺人徐志慧用创新的散套针,以凌虚的金鱼国画为绣稿绣创作了第一幅单面绣《金鱼》;
1962年,顾文霞用半透明绢纱为底绣制金鱼,把两幅双面绣夹入三块玻璃中,在北京团城展览并获得创作奖;
1965年由周爱珍设计、李娥瑛绣制了刺绣史上第一幅油画《金鱼》,针法由背到腹逐渐减细,完美表现金鱼各部位质感,成为苏绣名品之一。
文化 · 传承
尽管工艺繁复、难度极大,但还是有一代又一代的手工匠人们用针线演绎着传承千年的中国吉祥文化。
苏绣传承人姚林芬作为土生土长的镇湖人,从小便生活在苏绣世界里,对苏绣有着与生俱来的传承感,现在已经成为镇湖地区绣娘圈子里的一名前辈。
图片来自于微博@王先生苏绣
随着“苏绣热”的出现,苏绣和生活元素相结合的作品也越来越多,青年传承人王振宇便将苏绣与团扇、旗袍、书签等相结合,在注重苏绣审美的同时,又赋予其实用性。
此外,还借助互联网平台,将苏绣宣传推广到更多人的微博、朋友圈和抖音中。老一辈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青年传承人的现代思维让非遗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忍不住看向鱼缸里正在游的金鱼,原来咱们养的也是文化、也是国粹呀!